四川4万亿投资吹红"铁公基" 投资者可适量参与
虽然A股昨日再度创下阶段性新低,但在地方政府频繁推出大规模投资的带动下,“铁公基”再次抬头,水泥、基建等领涨大盘。不过,专业机构调查后表示,由于资金压力未有效缓解,多数地方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继续上升的空间有限,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捕捉市值小、弹性较大的概念股。
据媒体报道,四川省9月24日召开重大项目投资会,共推出2242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3.67万亿元。其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639个,主要包括水利、农业、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和园区基础设施,总投资14866亿元;重大产业项目1253个,主要包括战略新兴产业、有特色产业、能源、现代服务业等方面,总投资18035亿元;重大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317个,总投资3683亿元;重大省台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33个,总投资110亿元。
受四川近4万亿投资消息刺激,结合近期发改委审批项目进度,再度引发市场对国家“铁公基”投资的想象。铁路、基建、建材等概念股昨日几乎全线爆发。截至昨日收盘,秦岭水泥、晋西车轴、晋亿实业等也大幅走高。
“从最近的数据和消息来看,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在加快投资力度。特别是地方政府纷纷推出规模较大的投资,很有救市的味道。虽然不会立刻给上市公司带来收益,但在市场疲弱下,还是有机会成为炒作的对象。”一位券商建材行业分析师昨日私下表示。
上市公司收益程度难测算
不过,不少专业机构却显得淡定,目前的资金情况并不支持动辄万亿元规模的大投资,未来继续上升的空间有限。
中金公司彭文生认为,地方政府积极推出投资计划,反映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视程度较高,对稳增长的关注一定程度上高于中央政府。二季度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所加快,未来能否保持较快增速值得关注。不过,他指出,未来投资继续增长的空间可能有限。“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地方政府所推出的大规模投资计划大部分还处于规划阶段,更多是地方政府为提振信心和招商引资的广告行为。一些政府部门人员表示,类似的投资计划在2008年的时候很多地方政府都做过,能否实现还取决于各种条件,有的规划目前还只是一个概念和设想。”彭文生表示。另外,他还认为,高速公路的投资高峰期已过,未来交通运输方面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呈现放缓态势。而且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出现了下行趋势,政府资金偏紧。
齐鲁证券分析师刘启元也表示,资金是投资扩张的主要障碍,地方财政没有能力支持再次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同时,银行也没有为大规模扩大投资做好准备,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看到监管机构明显放松商业银行的放贷条件,而商业银行自身出于考虑地方债务平台风险以及经济下行风险也加强了对贷款的审查。
“对股市而言,这波投资热肯定会被市场炒作的,因为没有别的炒作点。但这些投资到底能为上市公司带来多大的收益,都是未知数。而且整个宏观经济压力依然较大,股市要大涨比较难,多半是短期行情。”上述基建分析师认为。因此,他建议,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但不宜恋战。(中国网)